■ 张秋萍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红十字会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红十字会悉心指导下,积极拓展红十字服务领域,全力构筑红十字服务平台,打好“四大战役”,成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社会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打赢民生工程“攻坚战”
江干区红十字会以“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为目标,在“扩面、提质、优化、宣传”四个方面下功夫,高质量推进救护培训工作,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品牌越来越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一是扩大覆盖范围。新增应急救护培训站10家,培训受众从原来单一的社区居民拓展到公安、交警、城管执法队员、学校师生、楼宇员工、外来务工子弟、民间河长等人群。二是确保培训质量。组建红十字救护培训讲师团,定期开展集中备课、教学座谈、公派培训等,并及时将社会热点急救案例加入课件中。三是优化培训课程。开展救护培训问卷调查,及时梳理存在问题,调整培训方案。四是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各级媒体集中宣传区红十字救护员成功施救案例,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舆论氛围。
打好基层工作“持久战”
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群众的信任、支持、参与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017年初,江干区红十字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了百场“红十字基层博爱行”活动,把发展红十字事业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有机结合,在爱心人士与困难家庭之间架起“爱心桥”。
“红十字基层博爱行”重点关爱突发意外伤害家庭、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遗体或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截至目前,“基层红十字博爱行”共举办47场,相继走进高校、街道、社区、敬老院、新杭州人家园、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共向1.3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总价值38万余元的衣物、运动鞋、学习用品等爱心物资。
“红十字基层博爱行”夯实了基层红十字组织的群众基础,提升了基层红十字组织的服务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认可红十字会。
打好关爱生命“保障战”
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是红十字会区别于其他公益组织的显著特征。这两项工作关键在于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改变传统观念,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实现生命的接力和爱心传递。
江干区红十字会拓展服务内涵,为捐赠者和捐赠家庭提供现场慰问、定期随访、志愿服务等全流程关爱,并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区红十字会定期上门慰问捐献者及家庭;举办“江干区造血干细胞捐献座谈会”,邀请9名捐献者参加座谈;连续四年邀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家庭参加“江干区新春音乐会”。
今年5月1日,江干区采荷街道“新杭州人”刘苹完成了眼角膜、遗体捐献,刘苹的善举经浙江新闻、《杭州日报》《钱江晚报》报道后感动了无数杭州市民。
打响人道主题“宣传战”
江干区红十字会在宣传上狠下功夫,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途径多维度宣传红十字工作动态和款物接收使用情况,全力营造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主题日活动。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期间,区、街道、社区三级红十字组织联动,广泛开展便民服务和主题宣传活动。二是红十字人道展。在区政府、学校、街道、社区等地举办“江干区红十字主题宣传展”,在街道制作长2.7公里的红十字主题墙画,介绍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展示江干区红十字会工作成效,宣传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和个人。三是媒体联动。全年被全国、省、市、区报纸、网站录用新闻稿件超200篇,新华社、人民网、公安部网站、《中国红十字报》《浙江日报》《人民公安报》《杭州日报》《杭州》杂志等媒体先后报道区红十字会新闻。
面对新形势,江干区红十字会将明确路线图、时间表,精心部署,迅速行动,进一步提升公信力,为江干区全面高水平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中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