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金黎萍:激发组织活力 参与社会治理 推动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4-08-21发布者: 浏览量:
2014年领导干部研修班发言材料

宁波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金黎萍
(2014年7月29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把“社会管理”的表述提升为“社会治理”,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也给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重要助手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代表,既要充分认识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也要理性评判存在的不足,抓住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

    一、红十字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

    一是组织优势。近几年我国各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理顺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网络日趋完善;红十字会具备政府和社会的双重赋权和协调公共关系、实行自我管理的双重功能;红十字运动“独立”和“中立”的特性为红十字会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便利;红十字会作为社会救助团体,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文化优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已融入人类思想道德体系,其倡导的公益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契合。

    三是业务优势。红十字运动的宗旨和原则与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完全一致,贴近百姓,直接服务群众,尤其是救护培训、器官、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工作具有独特业务优势。

    四是政治优势。国家主席任中国红会的名誉会长;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各省、县(市)区红十字会的名誉会长,分管领导任会长。

    五是资源优势。红十字组织具备的双重赋权和双重功能属性,使其具有来自政府和社会两大主体的资源优势。

    二、红十字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不足

    一是体制不合理。各级红十字会均面临机构小、职级低、编制少、任务重等问题,优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提不上。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没有职称评定序列。 

    二是专业化水平不高。工作人员多为其他行政岗位转任,策划、筹资、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

    三是社会影响力不强。社会化程度不高,救助实力不强,宣传力度不大,服务方式不活,有鲜明红十字特色的品牌项目不多,社会影响力弱。

    四是理论研究不够。红十字理论研究的意识不强,缺乏红十字理论研究的组织。 

    五是公信力不强。信息公开工作依然滞后,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尚未建立。

    三、红十字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要有好的发展环境。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政策扶持和人财物保障。要重视加强宣传推动,培育公益文化,传递人道价值观。要加大法律、政策层面的推进工作和红十字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要有好的理论指导。要强化理论研究意识,加强顶层设计。要建立理论研究平台,完善研讨交流机制。

    三是要有好的人才队伍。既要重视现有人才队伍的管理、使用,又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着力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强、懂业务、会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是要有好的服务理念。要牢固树立服务对象至上的服务理念,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简化手续,方便群众,雪中送炭。

    五是要有好的品牌项目。要重视现有项目品牌的巩固和提升,加大核心品牌项目的创建力度,集中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红十字品牌。

    六是要有好的筹资渠道。要注重整合和拓展,加强合作,精心筹划和培育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可持续发展的精品项目。要注重宣传和推广,以项目为载体,引入“营销”理念,不断丰富筹资方式,建立稳定持续的筹资机制。

    七是要有好的技术支撑。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开发业务管理系统,把网络平台建设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服务业务发展、推进信息公开、方便群众献爱心、强化对外宣传的枢纽中心和服务平台。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